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為歷代醫家所推崇的養生保健要穴。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賴之充養,是生命的根本。所以,調補脾胃的重要穴位足三里可以補益氣血,扶正培元,達到保健防病、強身健體的目的。

艾灸足三里的作用和好處有哪些 艾灸足三里有什麼作用嗎 足三里的好處

  艾灸足三里的作用和好處

  1、常灸足三里可以養生保健

  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強壯神經預防衰老,對結核病、傷風感冒、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風心病、肺心病、腦溢血及其它病癥都有防治作用。三里之灸能祛病延年,所以古來把三里灸叫做長壽灸。

  2、有補益腎氣的作用

  對耳鳴、眩暈、腰痛、尿頻、遺尿、小便不通、遺精、陽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3、灸足三里有健步作用

  能加強下肢體力,防治四肢腫滿、倦怠、股膝酸痛,軟弱無力諸癥。對脛腓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小兒麻痹、腳氣、末稍神經炎等均有防治作用。

  4、防治腸胃病

  足三里是胃經的穴位,主消化系統。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說。對于腹部疾病,如胃腸虛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贏瘦、腹膜炎、腸雷鳴、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臟疾患、胃痙攣、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潰瘍、急慢性腸炎、胰腺炎、腹水膨脹、腸梗阻、痢疾、胃下垂等灸足三里穴相當有效。但胃酸過多空腹時燒心者,不宜灸足三里,灸其鄰近處陽陵泉有良效。

  5、一些疑難雜癥

  頭痛、失眠、貧血、神經衰弱、乳痛、氣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6、其它各種慢性病

  如眼疾、視力減退,鼻病、耳病、過敏性疾病都可艾灸足三里穴。

  艾灸足三里的方法

  灸的方法很多,但普通人用灸“足三里”的方法取養生保健之效,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艾炷灸:取極細之艾絨,做成麥粒大小的圓錐形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線香從頂尖輕輕接觸點著,使之均勻向下燃燒。第一個艾炷燃至一半,知熱即用手指掐滅,或快速捏起;再將第二個艾炷放在原處,燃至大半,知痛即去掉或按滅;再繼續灸第三個艾炷。灸完1個艾炷即為1壯,一般每次灸9壯,至局部發紅即可。每月初一至初八施灸,施灸時注意避風。

  艾條灸:艾條灸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別人幫忙。一般進行溫和灸,操作時將艾條一端點燃,對準足三里,約距0.5-1.0寸左右進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溫熱舒適感即可,一般每側穴灸15-20分鐘,至皮膚稍呈紅暈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個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臨睡前30分鐘左右施灸。施灸時注意避風。

(責任編輯:蘇嬌蓉)

快速連結:經絡穴位點點讚

TT1585VCDFCDE


口腔潰瘍可以吃西瓜嗎腰頸椎病最佳康復鍛煉方法 腰頸椎病孕婦接種水痘疫苗小孩能要嗎骨折也有后遺癥 趕緊來看看怎么回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4fuwufzq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