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問我,生活到底是什么,有人說,生活很簡單,不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嗎?的確,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但是,只是生下來活下去這么簡單嗎?   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但是每一個人的生活和理念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愛幻想,有的人認為愛幻想的人是一個瘋子,每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的見解都是不一樣的,我現在的生活很是無聊,但是我知道我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這樣的,我不想自己有多的么萬人矚目,我也不想自己的生活平淡無奇,我熱愛安靜,但是不喜歡一個人經常干很多事情,我可以說自己是一個特別矯情的人,很做作的人,但是,我知道自己就是這個樣子,沒有人會理解我的時候,我就會聽歌,聽歌會是我的一種享受,因此,在干什么事情的時候我都很是喜歡聽歌。   很多人問我,這就是你的所謂生活啊!看來也不過如此,有的人的生活比我們的生活恰恰的相反,我不會去否認別人的生活,我只是為一直不停的問自己,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我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就是自己想要的,我眼中的枯燥無味,或許就是別人眼中的平平淡淡吧!我的生活不希望別人去干涉,我不喜歡別人控制,也不喜歡自己沒有什么事情干,很多人都面臨過絕望,我也有,在絕望面前,我們的生活都會發生改變,我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我的暑假寒假甚至上學的時候都是不一樣的,雖然流程是一樣的。   我的生活別人不干涉,我也不會干涉別人的生活,我不喜歡別人對我指手畫腳,我自己就是自己,但是,別人對我指手畫腳也是別人的生活,我不喜歡別人把自己的見解強加在我的身上,畢竟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每一件事,你看到的是成功,可是背后付出的就不一樣了,我原本天真的以為只要堅持就好,堅持的過程也是美好的,但是我錯了,堅持的過程是最累的,我想過放棄,但是放棄了之后呢?很想再重新去嘗試,就是這么的矛盾。   生活,不是在上帝的手上,命運可以說是在上帝的手上,但是自己的生活,是在自己的手里,你眼中所謂的生活或許在別人的眼中只是一個玩笑,但是,只要自己這是對的,那就足夠了,生活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很希望你們談一談自己的見解。 +10我喜歡

賈世昌   時光荏苒,轉眼間已經過去了30年。供職于省書畫院的女畫家曉寒在整理自己畫作的時候,驀然在一幅顯得很老舊的油畫作品前目光停滯了。   她認真地瀏覽,目不轉睛地凝視……臉開始緋紅起來,心跳也似乎加快的厲害。曉寒終于記起來,這是一件令她平生最為沖動、感覺最為復雜也是最為得意的畫作,因為不論是這件作品采風的經歷還是創作過程,都可以用驚心動魄四個字來加以概括。目睹這幅曾經獲得過全國青年美術家油畫金獎的寫實作品,曉寒的思緒又回到了30前的那次采風活動……   那時,就讀于哈師大藝術系即將畢業的曉寒,作為一個高材生有幸被導師孫增華選中,在暑假期間陪伴老師來到一座隱匿在大山深處的有色金屬礦山進行采風活動。進選礦車間、坐運礦小火車、登井塔,半個月的時間里曉寒和她的導師孫增華草就了大量的的寫生作品。她個人也常常被這大山深處的礦山景象和氣勢所震撼,自我感覺收獲很大,走出校園,走出城市,來到深山老林和礦山,讓她開闊了眼界,獲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新鮮感受。   在曉寒和導師孫增華即將啟程返回省城的前一天,礦山領導很真誠熱情地邀請他們到礦井里去看看,還特別強調“來到礦山,如果沒有到礦井深處去看看,就等于沒有真正的來到礦山,會很遺憾的!”   導師孫增華一聽,來了興趣,連聲說:“要去、要去,一定要到礦井底下去看看,我們此行是不能留遺憾的。”他一邊興致勃勃的接受著主人的邀請,一邊用眼睛看著曉寒,那目光分明是在詢問曉寒“你去不去呀?”(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自幼在城市里長大的曉寒不要說下過礦井,就是連礦井這個名詞也是第一次聽說,感覺到很新鮮也很神秘。而老師已經接近60歲的年齡了,還這樣充滿了興趣,她當然沒有退縮的理由。于是,她毫不猶豫地回答老師:“即使是下地獄,我也得陪伴您啊,要不,您就白教我這個學生了。我去!”   第二天上午,一位主管生產的副礦長領著導師和曉寒爬了很長一段山路,來到井口所在地。在更衣室里換好了下井的作業服、水靴、安全帽、領取了電石燈,然后走過一段長長的平巷來到井口。登上罐籠甫一站定,很原始的鈴聲響過片刻,罐籠嗖地一下就向下沉去。曉寒情不自禁地叫了一聲“哎呦,我的媽呀!”只覺得兩腿發軟,耳膜膨脹,血涌腦海。而導師孫增華也只有氣無力地發出了一聲感慨:“比,比電梯快得多啊……”只1分鐘的時間,就他們就到了地球360米深處。   待暈眩、惡心的感覺剛剛消退,曉寒感覺巷道里非常的狹窄并且黑暗,但很熾熱,仿佛就像《西游記》里描寫的火焰山一般。帶領他們參觀的副礦長叮囑二人戴好防毒口罩,點亮電石燈,然后告訴他們:“這里是火區礦,文革期間為了弄出抓革命、促生產的成果,用10噸炸藥轟下了采場的全部礦石。由于出礦非常困難,造成了大量礦石的積壓,在自燃過程中又產生了二氧化硫,所以這里就是井下的火焰山。”   導師問副礦長:“這么危險,那為什么一定還要在這里出礦呢?”   礦長似乎也無可奈何:“這里是重點采礦區,礦石豐富,品位非常高。為了完成國家下達的生產任務,只能采取一系列防范辦法在這里突擊出礦。”(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曉寒感到驚駭:“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多危險啊,礦工們的生命可不是兒戲呀!”   那位副礦長聳了聳肩,攤開雙手:“硬指標,死任務,只能這樣生產了。好在我們的工人都是好樣的,沒有一個往后退的,他們號稱自己是不要命的采礦敢死隊!”   就這樣說著,交流著,他們走近了井下左826火區采場。這里空氣炙熱,濃重的煙塵讓人呼吸困難。隱隱約約中,有十幾個礦工在艱難的工作著。驀然,導師站住了,像一尊凝重的石像,曉寒也怯步了,似乎瞳孔都在擴大……這一對師生同時被眼前的場面所驚詫,感覺到是那樣的驚心動魄!   十幾個工人在這里居然赤身裸體只穿著褲頭在出礦,那臉色黑黑的,渾身上下黑黑的,一個個結實、健壯而粗獷,就像山頂洞里的猿人一樣,只有眼睛和牙齒可以看到些微的一點白色。   孫增華:“可惜呀,我們沒有帶素描工具,沒有任何創作的思想準備。”他的聲音很激動。   曉寒怯怯地不自覺地靠近孫增華:“老師,是慘不忍睹的勞動場面,更是平常一種難以撲捉到的藝術情景。我,我的感覺很復雜……”   “哦?”導師疑惑地看了曉寒一眼。   曉寒向后退了一步,站在導師的背后小聲說:“我,感覺到害羞,感覺到震撼,可又覺得這個場面非常富有美感,讓我......讓我沖動,進入到了創作狀態的一種興奮和沖動。”   孫增華也向后撤了一步,是為了選擇觀察這個勞動場面的最佳角度。同時,他拉起曉寒的手,意味深長地說:“我們的感覺是一樣的。看來,留下來晚走一天,到礦井里參觀收獲是意外的呀!”   這個時候,曉寒和導師都感到熱得喘不過氣來,呼吸也非常沉重,并且臉上開始大汗淋漓。做向導的副礦長只好帶領他們迅速撤退。   在他們一行轉身向外走的時候,采場上一個甕聲甕氣的聲音傳進了他們的耳朵:“弟兄們,不要泄勁啊,咱就是吃陽間飯,干陰間活兒的命,再加把勁,完成了任務就上井,獎金等著咱們呢,兩張大白邊啊!”   為此,曉寒和導師的心靈更加震撼了。   回到學校后,曉寒一直處在強烈的構思和創作亢奮和沖動之中,心靈幾乎是在燃燒。在導師孫增華的鼓勵和支持下,她用了半個月時間就創作完成了這幅來自于礦井之下生產勞動場面的作品,并將其命名為《地球深處的震撼》,送到全國青年畫家大賽上,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觸發曉寒突然想起整理舊畫作的舉動,是因為幾天前她在去省美術館的路上,在南崗大街上偶然邂逅了當年在礦井里給她帶來震撼的幾個礦工,那個甕聲甕氣的說話聲讓她判斷出了自己作品的主人公。待到彼此確認互相寒暄問候之后,當她問起他和他的工友們現在的工作生活狀況時,那個說話時甕聲甕氣的花甲人很沉重的告訴她,“當年自己帶領的火區出礦敢死隊12人,如今只剩我們下4個人了。其中有4個工友是在井下出礦時被二氧化硫燒死的,3個因職業病矽肺英年早逝,還有一位因病去世了。”聽到這里,曉寒的內心有些傷感,“那么,你們幾個是來省城旅游的嗎?”她問。甕聲甕氣的那個老哥搖了頭,“不,除了我是來看望兒子的外,他們幾個在這里的一個建筑工地上打工。礦山已經破產了,部分礦工只好離開家鄉四處打工為生。”   曉寒無語,眼睛有些濕潤。她堅持要請自己當年畫作中的幾位主人公吃飯,可他們卻在連聲的感謝之后,依依惜別地急匆匆趕赴去了建筑工地。而曉寒在目送他們遠去的背影中,腦海里再一次浮現出這些人以往山頂洞人般的形象和勞動場面,她抑制不住自己地哭了,而且泣不成聲......這一刻,她似乎在心里掂量出了自己當年那幅獲獎作品的真正價值。 +10我喜歡

《認親》   ------ 作者:云淡風輕 李大有怎么也沒有想到,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那個被他遺棄三十年的親生兒子,帶著兒媳婦和孫子來到了他的病床前,喊了他一聲,爸! 三十年,斗轉星移,物是人非,這世上究竟發生了多少悲歡離合,是非曲折的人間故事。 ------ 【一】 李大有姐弟五個,上有四個姐姐,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二十三歲那年,在他父母的催促和撮合下,與鄰村的姑娘趙翠云結了婚。 作為家中的獨苗苗,大有的父母在兒子結婚后,就盼著早日抱上孫子,好為老李家傳宗接代。 但他們結婚三年,翠云還沒有懷上孩子。大有的父母急了,催他們到醫院去檢查檢查。 大有和翠云到了醫院,醫生說他們一切正常,沒查出什么異樣,他們只好回到家里。 到了結婚的第五年,翠云的肚子還是沒有動靜。這下子不光是父母急了,連大有也有點耐不住了。 以大有當時的家境,在農村來講是很不錯的了。他們結婚五年沒有孩子,難免會被有些眼窩子淺的人給盯上,加上大有的耐不住寂寞,這就讓他人有了可乘之機。 大有就是在這個時候與仕鳳偷偷勾搭上的,并很快與仕鳳有了肌膚接觸。大有心里想的是,如果仕鳳能夠懷孕的話,那他就和翠云離婚,然后再和仕鳳結婚。 仕鳳果然沒有讓大有失望,很快地就懷上了孩子。大有的父母知道后,非常高興,堅決支持大有和翠云離婚。 翠云沒有懷上孩子,好像理虧了一樣,李大有不費勁地就和她辦了離婚手續。 李大有又風風光光地和仕鳳結了婚,他們正歡歡喜喜地等待著仕鳳肚子里孩子的出生。不久,仕鳳就生了個男孩,李大有一家人,自然十分歡喜。 李大有一家人沒想到的是,翠云在離婚時,也已經有了身孕,只是她當時感覺不到罷了。 離婚后,翠云就回到了娘家。不久就感到身上的不對勁,翠云的媽媽看出了端倪,她這不也是懷孕了嘛? 這下子不好辦了,翠云已經和大有離了婚,而且大有又和仕鳳結了婚,想回到大有的家,是不可能的了。 翠云找到大有,說自己懷孕了。大有說,我和仕鳳結婚不久,你又懷孕了,這不是添亂嗎?你叫我怎么辦?現在,你只有把肚子里的孩子打掉啦! 翠云不想打掉孩子,那畢竟是她身上的肉啊。幾個月后,翠云在娘家生下了孩子,是個男嬰。 翠云的父母犯愁了,她不能老是在娘家住著啊,可又有什么人能夠接納這母子倆呢? 李大有和他的父母,有心想認這個孩子。怎奈這仕鳳非常強勢,又很潑皮,好不容易上位成功,怎肯輕易讓給他人。她不允許他們這么做,說就是我允許這么做,家中已經有了一個男孩,再認一個男孩的話,光計劃生育的罰款,就會罰得傾家蕩產。 在仕鳳強硬的態度下,李大有和他的父母畏縮了,他們不再提認孩子的事了,眼睜睜地看著翠云帶著孩子在受罪。 翠云在父母的家中住的時間越長,她的心里就越不是個滋味。父母嘴上不說,但她也知道住在這里也不能長久。她感到世界之大,竟沒有她孤兒寡母的容身之地。 她對這個世界,產生了絕望的念頭。這個念頭一經形成,在她的腦子里就揮之不去。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她的孩子。 為了不連累父母,她悄悄地抱起了孩子,向著寂靜的深山走去,她要在那里,結束自己的生命。 她將孩子包好,放在路邊。如果能被人發現了,那就是孩子命不該絕。她向孩子看了最后一眼,向著山谷里的深潭,縱身跳了下去。 ------ 【二】 翠云沒有死成,救起她的,是一個叫周青全的年輕漢子,孩子也安然地睡在她的身邊。 周青全的家就住在這個山坳里。他當時正走在去往集鎮的山路上,猛然看見一個身影倏忽跳進了深深的潭水里,他知道有人跳潭了,容不得他多想,他也一頭扎了下去。憑借他良好的水性,終于將人救了上來。一同救起的,還有翠云放在路邊的孩子。 翠云哇哇大哭起來,說你何必救我,這個世上,已沒有了我容身之地。你能將我的孩子救起,我對你感激不盡,讓我去死吧! 周青全看到翠云這個樣子,知道在她的面前,肯定有一道過不去的坎。他勸她,好死還不如賴活著呢,如果你真的死了,把這個孩子留在世上,他將是多么的凄慘和傷心,你能忍心嗎? 翠云以淚洗面,訴說著李大有一家人拋棄她的經過。 她活了下來,住在周青全的家里。這時她才發現,原來周青全也是個苦命的人。 周青全人長得是相貌堂堂,怎奈住在老山坳里,家里是一貧如洗,父母已經離世。照他的情況,想要如是地娶個老婆成個家,還真不是容易的事。 青全說,你若不嫌棄,可以帶著孩子暫時住在我家,等你遇到合適的人了,再走也不遲。 翠云想,我還能去哪里呀?若沒有他的相救,此時我們娘倆已經陰陽兩隔。如果他要愿意,這里以后就是我的家了。遠離李大有的家和人,在這深山老坳里,過著平靜的生活。只是我比他大幾歲,又帶著個孩子,他能接受嗎? 翠云把她的想法告訴了青全。青全說,我目前就這種情況,你要愿意的話,那就留下來吧。 ------ 【三】 兩個苦命的人,就這樣相依相偎走到了一起。 青全和翠云結婚后,因為孩子上戶口的事,卻遇到了麻煩。 那時候的計劃生育抓得很緊,如果翠云帶來的是個女孩的話,他們還可以計劃生二胎。男孩子上了戶口后,就意味著青全和翠云以后不能再有孩子了。 青全說,孩子的戶口是一定要上的,不讓我們生孩子,我們就不生好了。 孩子終于上了戶口,翠云執意要讓孩子姓周,取名宗其,宗其,寓意為“爭氣”的諧音。 青全待宗其如己出,關愛著宗其的點滴成長。青全的家境雖然貧寒,但年少的宗其卻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用心呵護。 宗其從小就很聰明,學習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后來,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大學,貧瘠的山坳里終于飛出了一只金鳳凰。 大學畢業后,宗其在城市擁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幾年的時間里,宗其在城市買了房,結了婚,事業上也在穩步提升。 宗其想,父母在農村待了大半輩子,現在自己有條件了,他想把父母接到了城里來住。一是一家人可以團聚在一起,二是父母又可以幫他們照看剛出生的孩子。 青全和翠云商量著,這孫子是一定要有人照看的,但兩個人一起到城里去,這不是浪費錢嗎?青全敦促翠云趕快到城里去照看孫子去,他自己一個人留在山里。 【四】 這一天,周青全正在家里,外面走過來一個人,面容很憔悴的樣子。那人問道,請問周青全在家嗎?周青全說我就是。 那人隨即鞠了一躬,深噓了一口氣說,總算找到了。接著他作自我介紹,他叫李大有。 李大有?他就是當年那個拋妻棄子的李大有?周青全在心里驚愕地思忖道。 這么多年,他們未曾有過聯系,也不知道彼此的情況。這一次,李大有找到這里,肯定有什么事要跟他說。 周青全隨即拉起李大有,在凳子上坐了下來,聽著李大有慢慢地道來。 當年,我和翠云結婚后,五年都沒有孩子,我們家是單傳,父母親都很著急。我想總不能在我手上斷了李家的香火吧,于是,我就悄悄找了仕鳳偷情,希望仕鳳能給我家生個一男半女。 結果仕鳳還真的懷上了,我的父母就不顧一切地要拆散我和翠云。等我們知道翠云也懷上的時候,仕鳳卻不依不饒了。 翠云和仕鳳,兩頭我們只能顧上一頭。仕鳳強勢,吵得厲害,我們只能依了仕鳳,放棄了翠云娘倆。我們知道對不起她娘倆,但這實在是沒有辦法。 世事難料啊,前幾年,仕鳳和我的兒子、兒媳婦、孫子一道乘三輪車去兒媳婦的娘家,路上遇到重大車禍,他們幾個人全部在車禍中喪生。 現在,我們家里只有我一個人了,我的父母早已作古,老伴和兒子、兒媳婦、孫子全都意外死亡。 前一陣子,我感到身上明顯的不舒服,到醫院一檢查,醫生告訴我,我得的是癌癥晚期。看來,我在世的時日也已經不多了。 在我臨死之前,我要對我以前所做的混帳事情作深深的懺悔。同時我今天找到你,也要向你當面表示感謝,如果沒有你當年收留翠云娘倆,她倆要有什么意外的話,我的罪孽將更加的深重。你是我的恩人啦,請再受我一拜。 李大有說著就要給周青全跪拜,周青全連忙扶起了他。 聽了李大有的訴說后,周青全的心中,也生出了無限的感概。人生在世,幾十年的光景,誰又能說清是怎么回事呢? 周青全向李大有介紹說,翠云娘倆現在生活得很好,翠云正在那里帶孫子呢。抽個時間,我去一趟那里,爭取讓宗其回來看看你這個生身父親。 【五】 父親的不請自到,讓宗其很是意外。看母親那難以言表的神情,宗其知道父親要有話對他說。 父親的一席話,驚呆了宗其和他的妻子。原來這么多年,父親是自己的養父,他還有個生身父親。 回味整個過程,他為生父當年的拋妻棄子感到悲憤難當,更為養父的無私付出感到無比崇敬。沒有養父當年的收留,我宗其現在還不知道在哪條山溝里轉悠呢! 父親要他們回去看望生父,宗其在心理上難以接受。如果現在生父是一大家子人,生活上稱心如意的話,他可能根本就不會考慮到曾被他拋棄掉的娘倆,會是什么情況。噢,你現在一個人時日不多了,對以前做過的事懺悔了,你早干嘛去了? 父親勸說宗其,你若不知道有個生父也就算了,現在一個大活人擺在那里,你不肯去見他,倘若他走了以后,勢必對你今后的人生,會有個缺憾在那里,畢竟你們是血濃于水的父子關系啊! 宗其帶著妻子和孩子來到生父的病床前,喊了一聲,爸! 李大有流下了無聲的淚水。 不久,李大有去世了。 去世前,他將一張銀行卡交給了宗其。銀行卡里存的錢,是他家房屋的拆遷款,因為他家里的那一片地,已經被某開發商買下了。 宗其并沒有動用銀行卡里的一分錢,他把這些錢,全部捐給了慈善機構。他要用這些錢,來救贖生父曾經犯下的過錯。   +10我喜歡

作者:陳茂宏 原文標題《小翻譯的承諾》 隆冬,凜冽的寒風,風干了大自然的花草樹木,眼前的群山林海,看上去也仿佛清瘦了許多。   那天早上,我從山上坑道情報值班室出來,在下山回營房的途中,發現一位白發老大爺,佝僂著腰在山坡上砍柴。基于情報員職業的警惕性和敏感性,我懷著戒心,當了一次“密探”。   禮拜天下午,我“潛入”部隊駐地山下的那個小山村。   走到村口,一群山娃子嘰里咕嚕地簇擁過來。我蹲下身子問“小朋友,你們認識那個揀柴的爺爺嗎?他住哪?”聽著我的話,他們一個個搖起小腦袋瓜。   “叔叔。他們沒有上學,聽不懂普通話。你要找的那位爺爺叫盧金金”一位約莫七、八歲的小男孩走過來對我說。   小男孩說著用手指著前方“走到前面拐個彎就到了。”   “小朋友,謝謝你!”我道謝了小男孩后便向前走去。   “叔叔,你會不會講山里話?”背后傳來那男孩的童聲。   我轉過身“不會!”   “那你聽懂我們的土話嗎?”小男孩接著問。我搖搖頭。   “那我陪你去好嗎?”小男孩童真的目光期待我的回答。   “好!到盧爺爺家你幫我翻譯,我就叫你小翻譯怎么樣?!”   小男孩得意地在我面前蹦蹦跳跳“噢,我當小翻譯嘍!”   走進那間十幾平方米,光線昏暗的茅草屋,我仔細環顧了室內簡陋的陳設。盧大爺遞過一張凳子:“也共坐,也共坐(海軍坐)”。   沒等我反映過來,小翻譯示意我:“叔叔,盧爺爺叫你坐。”   接著,在小翻譯的翻譯下,我和盧大爺挺投機地談了起來。     盧大爺一直生活在這偏僻的山村,因為家庭貧寒,終身未娶而膝下猶虛。他是這個山村惟一的孤寡老人。他一生坎坷困頓的磨難生活深深打動了我。   從那以后,我每個休息日都抽空去探望盧大爺。時常用自己的津貼費買糧買菜送給他,并幫他料理家務,擔水劈柴。 每當這個時候,小翻譯就會不約而同地出現在我和盧大爺之間,為我們溝通。就這樣,時間一晃就是四年。   在這相處的歲月里,盧大爺把我和小翻譯作為自己的親人,時常牽惦。我們也深感離不開這位老人。   隨著東南沿海敵對緊張氣氛的緩解,根據上級指示,我們情報站需要撤離。   那天下午,撤離車隊途經村莊時,只聽鞭炮齊鳴,響聲震耳欲聾。村莊道路兩傍站滿了前來為部隊指戰員送行的男女老少。   我從吉普車上下來,發現小翻譯挽著盧大爺的臂彎,從人群中向我走來。我馬上健步迎向去。盧大爺粗糙的雙手緊緊地握著我的手……   小翻譯望著我和盧大爺依依惜別,并對我說“叔叔放心吧,你走后我一定會照顧好盧爺爺他老人家!”   “我信,你一定行!”我用手摸摸小翻譯的小腦袋。   撤離車隊啟動后,緩緩地駛出村莊。這時,我看到小翻譯扶著盧大爺,緊緊尾隨車隊,一邊走一邊頻頻揮手。望著他們漸漸遠去的身影,我的視線更加模糊……     情報站撤離之后,我被調任廈門海軍機關政治部,從事新聞記者工作。期間,我和小翻譯一直保持著書信聯系。   小翻譯經常會在來信中,告訴我盧大爺的生活情況和身體狀況,并說有他照顧老人家叫我放心……   轉眼之間,我和盧大爺、小翻譯他們分別快三年了。   那天我從南沙采訪回來,看到辦公桌上放著小翻譯的一封來信和一張匯款單。   我馬上拆開信封,發現信箋上許多字跡模糊不清。我知道這封信是小翻譯用淚水寫成的。盧大爺去世了。他在信中告訴我,老人臨終前嘴里還在念叨著“也共、也共(海軍)”,非常想見我一面......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潮濕了。   看完小翻譯的那封信,我才注意到匯款單上2200元金額。原來這是我曾經分期匯給小翻譯,讓他替我買些吃的送給盧大爺的,結果小翻譯分文未花,全額集中退了回來。   那年夏天,我應邀參加福州地方文聯的一次筆會。正值暑期學校放假,我想乘此機會去閩北看望小翻譯,同時祭拜一下盧大爺。   那天上午,我從山下縣城出發,爬了兩個多小時的山路,來到了山上村莊。剛到村頭,就碰見了小翻譯小學時的陳校長。   陳校長是位左腿截肢的殘疾人,常年住在學校。記得我從上海來到情報站那年,陳校長就聘請我擔任他們學校的校外輔導員,直到情報站撤離,所以我們彼此很熟悉。這次相見,我看得出陳校長非常高興,他熱情地招呼我到校長辦公室坐坐。     話題說到小翻譯,陳校長語句顯得格外激動“他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你們情報站撤走的第二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山下縣城一所重點中學。每個周末回來,他都要用平時節省下來的伙食費,從縣城買些吃的東西送給盧大爺。禮拜天一大早他就跟盧大爺一起上山砍柴,下午幫老人做家務,陪老人聊聊天說說話。盧大爺特別喜歡他。”接著陳校長給我講了有關小翻譯的另一個故事,讓我由衷的感動。   陳校長說“一天村莊路上停了輛小轎車,這時從車上走下4個人,其中一位年長的西裝革履、穿金戴銀。他們是福州僑聯的三位同志帶一位老華僑來尋親的……”   原來,陳校長講的那位老華僑,就是小翻譯媽媽失散20多年的父親。老華僑現居馬來西亞,在國外有三家自己的公司,這次回來找到了女兒,就是要帶她一家人移居馬來西亞,享受美好的生活。     陳校長給我杯子里添了開水后,接著告訴我。小翻譯舍不得拋下盧大爺,不肯隨爸媽出國。他這種孝敬老人的善良品德,也感動了他的父母,最后他爸媽放棄國外的美好生活,繼續陪著兒子留在這貧困山區生活。   告別陳校長,我準備去見見小翻譯。這時陳校長卻告訴我,小翻譯昨天剛下山,去了山東青島。原來小翻譯作為優秀中學生的代表,參加華東六省一市中學生夏立營活動去了。   從陳校長那里出來,我沿著村莊那條大路向東邊山上走去,大約走了一華里,發現前面山坡上有一座墳,我走近墓地,看到墓碑上雕刻著盧金金之墓五個大字。在墓碑左下角豎寫著“子弟兵、小翻譯敬挽”一行小字。墓碑前的一塊石板上,擺放著盧大爺生前最愛吃的水果、糕點。我知道這些都是小翻譯為老人特地準備的。   我佇立在盧大爺的墳墓前,看到小翻譯為老人送上的祭品,這時,耳邊仿佛聽到小翻譯當年的那句承諾,那純真的童聲在山谷里悠悠回蕩。         作者簡介:   陳茂宏,網名C.M.H   在軍旅的記者生涯中,擁有1000多部作品散見于《人民日報》、《解放軍報》、香港《大公報》等32家報刊。其中散文《五線譜向大海延伸》、《南極,海魂前奏曲》、《灑在營盤都是情》等多部作品榮獲權威媒體優秀作品獎。 +10我喜歡


陳鈺合的評價心得75238姚昱勳的推薦購物清單林文馨的評價心得
姜政達的特別推薦46472 蔡佩善的推薦評比清單陳秀娟的優質推薦評比 黃莉友的購物開箱清單86613戴佳樺推薦評比新聞22315 連瑜佐的必買購物清單34526蔡于珊的網路評價好物 褚岳誠推薦直播開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4fuwufzq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